上海国际书画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一起学书画:李可染先生六幅国画,试图走近大师的作品

   2021-07-12 5760
导读

这两天看山水画作品多一些,主要是应野平和袁松年先生的作品。李可染先生的作品我也看过一些。在一些画廊中也见过李可染先生的真迹。但是那是七八年前了 ,当时看了也不太懂。怎么说呢?现在也不太懂。要懂得一位画

这两天看山水画作品多一些,主要是应野平和袁松年先生的作品。李可染先生的作品我也看过一些。在一些画廊中也见过李可染先生的真迹。但是那是七八年前了 ,当时看了也不太懂。



怎么说呢?现在也不太懂。要懂得一位画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需要长时间的了解与认识。当然我懂或是不懂,个别人的理解或是不理解,并不能影响到任何画家的任何作品和地位。作品才是最真实的,最具说服力的。它就在那里,不因为任何人的言论而改变价值。



画画的人家,常常是父子都是画家。正如历史上的一些皇帝,父子都是大诗人或是大词人。环境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而文学家的孩子又是文学家的可能性大些。



所以,我们看李可染先生的作品,还可以欣赏一下他儿子李小可先生的作品。再看看李可染的老师的作品。这样,相当于在一个环境之中,欣赏几位画家的作品。我记得艺术哲学上说,在一位优秀的画家背后,常常是一个优秀的画家群体。是的,优秀的画家群体这个氛围与环境之中,又产生了最优秀的人。



以前在一个诗坛上,经常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在那里互相交流自己的文字。我想,一个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学画,还是学语言。



也有不少的画家画井冈山这个题材。听说只有亲临其地,并对相关文化背景非常熟悉,才能产生深厚的情感,这样才能在情感连接的作用之下,拥有将其画好的力量。任何事物的描写,尽可能地不要脱离对它的理解。



喜欢这些成排的船只,就像是一个队伍。这个队伍,我们可以理解成向生活进军的战斗的队伍。也可以理解成热爱这个山与水的一个队伍。拥有同样的航线,并航行在这山水之间,感觉真美。后面的题字,也挺好,透露出一股文化的气息。题字也不是那么容易,一不小心,就会把画题坏了,题俗了。但不管如何,自己画的画,题上自己的字,一般来说,在气息上还是比较相融的。



亭子的布局,位于画面的正中下文。流水的布局,则在右边,从上至下流淌。这些都是比较特别的。如果经常看李可染先生的作品,能从他的不一样的布局与画风中逐渐感受到他作品的特点,然后就能渐渐识别出他的作品来。就像是长期看王雪涛先生的作品,所以相对比较容易认出他的作品。我想一位画家能让别人认出自己的作品来,估计自己的风格也基本形成了。



这些房子稍多一些,所以看起来好像又丰富一些。有了不一样的美感。当然,节奏与旋律是不一样的。



还是被画面上方的那些成排的字吸引。然后就是画面中的成排的树。也许成排的食物能够释放出别样的美。好像是一种整齐的韵律。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shshuhuawang.com/news/show-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上海天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103101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