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书画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志:1978-2005》

   2022-09-15 64290
导读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志:1978-2005》序一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5日考察首都博物馆时指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志:1978-2005》序一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5日考察首都博物馆时指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这对我们修志工作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指明了前进方向。


地方志作为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辖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历史与现状的标准性、基础性文献,既有“存史”功能,“可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为后人留下真实、全面、客观、系统的资料;也有“资政”功能,能够为科学决策提供历史借鉴,可谓“资治宝鉴”“致用之书”;更有“育人”功能,能够为文化传统教育提供可靠可信的权威性教材。


修好志书是每代人的责任所在。据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旧石器时代,博州这块富饶的大地上就有人类居住。据今约4000年前的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揭开了西天山地区青铜器时代遗址面纱。温泉县呼斯塔遗址,距今约3600年前,规模宏大,证明博尔塔拉河流域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关键地区。自汉代开始,博尔塔拉就成为中国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博尔塔拉以“双河”之名出现于史册,同时成为新开辟的“丝绸之路新北道”。《元史》第一次称这里为“博落脱儿”,“博尔塔拉”之名自此始。二千多年的历史沧桑,朝代更替,博尔塔拉始终是中国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一脉相承,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博州文化灿烂,修好志书是所有博州人的无尚荣光。唐太宗李世民赋诗《执契静三边》,礼赞博尔塔拉“乳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唐将苏定方,元士邱处机、李志常、刘郁,清人宋伯鲁、洪亮吉、林则徐等,都曾为这里的过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记录这片土地、吟唱这方风物。清乾隆二十七至二十九年(1762-1764),河北张家口察哈尔官兵西迁至此“屯垦戍边”。乾隆三十六年(1771),土尔扈特部心向祖国,自伏尔加河流域浴血东归,谱写了一段英雄壮歌。新中国成立,特别是进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人实施,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进入快车道,博州着力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高地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立中国地理大格局,经营和图治博州,已超出了局部地域性而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修好当代志书,既是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区域社会的客观要求。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志:1978-2005》继1999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志》编纂出版后又一部较完备的志书。全用唯物史观全面记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博州境内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该志不仅凸显了博州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倾力建设新博州的精神风貌,也高度体现了“中国西部第一门户”的地方性特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编纂志书,编纂改革开放以来的地方志书,为后世存宝鉴,备施政者观览,供人民学以致用,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修志工作是继往开来、垂鉴后世的重大工程。《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志:1978-2005》全书250余万字,卷帙浩繁,篇幅巨大。全体编修人员多年如一日,伏案劳作倾智尽力,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重大工作。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78-2005》的付梓,更具重大意义。藉此,向所有参与编纂志书的专家、学者和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昨天的博州已载人史册,明天的辉煌有待我们去创造。让我们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博州而努力奋斗,载入博州未来史册的必将是更加灿烂辉煌的篇章!


中共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委员会书记、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何永慧

2021年11月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志:1978-2005》序二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中华民族有着盛世修志、以志资治、服务当代、垂鉴优良传统。《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志》(首轮志)于1999年1月出版,如今,时年,全州面貌变化之大、经济社会发展之快,前所未有,再次修志势在必行。博人民政府审时度势,于2008年启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志:1978-2005》的修志工作,在历届博州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的鼎力帮助下,修志工作者本着尊重历史、服务现实、放眼未来的责任担当,充分发扬“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精神,辛勤笔耕,历时十余载,即将付梓,这既是新时代博州地方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关乎博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的一件大事。在此,我谨致以热烈的祝贺!


博州历史悠久,区位优势明显,素有“中国西部第一门户”美誉,是丝绸之带“中通道”国内外的重要连接点,是新疆乃至全国对中亚、欧洲陆路开放的重要枢纽和国家进口能源资源陆上安全大通道。博州产业特色鲜明,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棉出口基地、枸杞生产基地、有机肉牛养殖基地、国家级冷水鱼良种繁育基地,有特色鲜明的“十大优质农产品”有富集的非金属矿产资源,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前景广阔。博州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察哈尔西迁戍边、土尔扈特东归祖国的壮举和生产建设兵团扎根边疆、驻守边疆、奉献边疆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各族群众爱国爱疆、艰苦创业拓进取。博州生态环境优越,具有得天独厚的温度、高度、湿度、负氧离子浓度、农产品有机度、光热度“六度”资源禀赋优势和“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避暑圣地”“赛湖5A级景区”等旅游品牌优势,在27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上,富集了浩瀚沙漠茫戈壁、葱郁绿洲、广袤草原、逶迤雪山、湛蓝湖泊、丝路古道、世外桃源、民族等各类旅游资源,是新疆特色景观浓缩版,国家级、自治区级景区面积占到全州总面积的18%。


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博州党委、人民政府团结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人贯彻落实十八大、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忠诚坚定、履职尽责、真抓实干,统筹推进保稳定、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呈现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民生改善、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修志为用,知往鉴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志:1978-2005》,以浓重的笔墨,热情讴歌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博州经济社会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充分展示了博州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是一部博州各族人民的创业史和奋斗史。该书的付梓,定会惠及后世,启迪后人,进一步激发博州人民的爱国、爱乡情怀,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担当意识,形成推动博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凝聚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一个了解博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情况的平台。


当前,博州正处于深入实施“团结稳州、生态立州、口岸强州、旅游兴州”战略,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变化”奋斗目标,阔步迈向长治久安的关键时期,面临的任务极其繁杂、艰巨。诚望全州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博州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人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一系列决策部署。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站在建设博州、发展博州、繁荣博州的战略高度,广泛开展读志、用志工作,发扬拼搏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博州而努力奋斗,在新时代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博州篇章!


愿博州明天更加美好!


是为序。


中共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委员会副书记、州长:巴音克西


2021年11月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shshuhuawang.com/news/show-239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上海天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103101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