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书画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岁晚以字行:昌硕的海上精神

   2023-05-05 上海美术馆97640
导读

岁晚以字行:昌硕的海上精神 邱旻彧清末民初,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转型变革。这一时期,在中国美术史上兴起一个中国

岁晚以字行:昌硕的海上精神 


              邱旻彧 


    清末民初,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转型变革。这一时期,在中国美术史上兴起一个中国近代绘画史上最重要的画派之一,即海派。这个艺术群体以上海为中心,吸纳并引领着江、浙、皖,甚至更大地域的艺术力量。开埠的城市使他们最先接近、接受维新思想和外来文化,通过对传统中国画的大胆改革和创新,技法上融合外来文化元素,与“传统派”别树旗帜,同时他们的作品体现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早期的任熊、张熊、朱熊的“沪上三熊”,以任颐为高峰,任熊、任熏并称的“海上三任”。1844年出生自浙江安吉,其后旅居苏浙,晚年定居沪上老闸北山西路吉庆里的吴昌硕,暮年艺术变法,其以“昌硕”字行于世,掀开了海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影响卓然的新高峰。

    2021年是吴昌硕先生定居沪上109周年,今天在浙江省博物馆、西泠印社、上海博物馆、

(安吉)吴昌硕纪念馆、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上海市吴昌硕文化艺术基金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再次汇集了吴昌硕先生诗、书、画、印等代表作品近百余件。在此新春之际,希望通过长三角文化的不断深化合作践行回望江南文化的精神与积淀,促进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繁荣红色文化的品格基因,为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添砖加瓦。


与古为徒,道在瓦甓。


    吴昌硕原名俊,又名俊卿,其出生于浙江省安吉县鄣吴村。吴昌硕尤以篆刻的金石韵味先于诗、画出名于世,先秦石鼓文与汉碑给予了吴昌硕书法、篆刻的独特基因。石鼓文的骨线笔力,汉碑的气度魄力,成为其个人书法篆刻艺术独特美感追求。据史料记载,安吉西北曾有古城,在秦时称鄣城,汉代称故鄣城,秦汉之间彰郡治所设于此城。古城内多有秦汉、战国古奇陶器残片饰纹,种类繁多。现今,安吉鄣吴村附近多处汉朝墓地已被设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昌硕曾在《何子贞太史书册》中题:“曾读百汉碑,曾抱十石鼓。纵入今人眼,输却万万古。”其幼时随父读书,就学于邻村私塾,10余岁便受父指点初入篆刻。虽今已无法佐证,吴所临汉碑石鼓是否有直接受家乡儿时古朴文化环境的审美影响,但无可否认,其后居苏州、往来江浙间,曾阅历代金石碑帖无数。吴地文化、金石笔法的独特审美,然已流淌在吴氏的血脉之中。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底蕴给予了他自信的厚度,给予了他青出于蓝的非凡瑰宝。


仕优则学,学优则仕。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隋唐后的科举制度建立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士大夫阶层,入士,出仕,出将入相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知识分子唯一的人生追求,在参与国家政治外,他们也客观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是士大夫这一文化阶层几千多年来的理想人格追求,在绘画艺术上形成了“文人士夫画”,尤以明清为盛。这种传统价值观、世界观,对于世代门第、诗文书香的吴硕影响是深入骨髓,在其诸多绘画、篆刻作品中多有体现着这种先天下之忧,以天下为己任,文以载道的士者精神。仕优则学,学优则仕,其晚年成就绘画大成,离不开他仕心不已的坚韧精神与自我追求,离不开这种不断求索创新的艺术风骨。


文质彬彬,然君子也。


    《管子·小匡》云:“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士农工商原是中国封建社会构成的最主要人群,受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者的影响,以及传统中国文化独尊儒术的历史,这四类社会组成人群变为一种尊卑排序。随着晚清政府戊戌变法失败,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敲开,直到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士农工商的传统四民社会观念开始解体,传统与新兴的知识分子团体取而代之。明清时期的上海,作为江南沿海开埠通商城市,就已经吸引着南北方文人画家汇集,到了晚清封建统治的结束,民国建立,更是让诸多前朝官宦流民聚集于江浙一带。据《海上墨林》记载,鸦片战争后起辗转至上海的书画家极多,近三百余人,他们三五十百形成书画小群体,集会、书画、交流、推荐。书画社团的兴盛,其中就包括“豫园书画会”等。以诗养心、以篆书情、以画遣兴,诗书画篆客观的成为这些知识分子,表现处世刚毅坚卓、发愤图强精神,为人厚实和顺、容载万物品德的艺术媒介。君子厚德的契约精神与开埠的商业繁荣,形成了海派谦和交融、八面来风的大君子精神。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古人生不讳名,少有用字自称,多以他人称呼时用字。屈原名平,字原;项羽名籍,字羽;孟浩然名浩,字浩然,他们都以字著于世。1912年,古稀七十的吴昌硕,其刻印“昌硕壬子岁以字行”,由艺术大师嬗变为海派领袖。是什么,让他决心舍名用字?这让我无不联想到吴昌硕的篆刻作品《一月安东令印》,与陶渊明相似的人生心境。黄庭坚诗《宿旧彭泽怀陶令》曰:“潜鱼愿深渺,渊明无由逃。彭泽当此时,沈冥一世豪。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陶渊明,字元亮,曾任彭泽县令二月余,无奈刘姓汉室礼乐到司马氏晋代已遗失殆尽,其后改字元亮以期重振朝纲,却最终成为隐士,成一代诗家。吴昌硕的一生,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历经数次社会动荡,曾为安东县令月余,后因不愿合污而辞官从艺。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彻底打破了千年以来传统知识分子对传统功名的幻想。吴昌硕在无可避免的时代变迁中,决心以昌硕字行于世,翻开了其金石重彩绘画的突破与革新,更是翻开了海派的壮美篇章。


食金石力,养草木心。


    文人官仕、君子文化作为社会的菁英,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他们所象征着的精英文化,谓之雅,与之相对的大众文化往往被认为是“俗”文化。从审美范畴来说,艺术作为高雅文

化,特别是造型表现上,崇雅排俗是传统文人绘画的普遍性格,附庸风雅是大众文化趋向精英文化的追求,二者间,既相对相斥又相交互追寻融合。吴昌硕从篆刻入艺,其幼年受清末社会动荡,颠沛流离、沦落于最穷苦的民间,打过工、务过农,其后又中秀才任县令,数月又辞去官职,潜心于诗画艺术。这种生活历练,给予了吴昌硕在艺术创作的深层思想上有着强烈的传统文人

仕心观念,如代表君子精神的竹、石、菖蒲、菊花等,但他来自社会底层生活、大众审美的磨砺,又将作品的表象表现为雅俗交互融合之态,技法上一改传统文人画用色清雅,大量引用西洋红并与传统中国山水花鸟画中的绿色结合,画面浓厚妍丽,形成了大红大绿、大俗大雅的金石

重彩大写意绘画,造就了海派雅俗共赏,大气谦和的艺术风格。


天帷地载,山高水长。


浙江安吉龙王山被认为是黄浦江的源头,1912年吴昌硕正式定居于沪上吉庆里,自此海派艺术正式由江浙一带,转到这条沪上石库门的里弄,并成为了海派的“朝圣地”。晚年的吴昌

硕在这里将金石笔法与文人情趣相结合,将雅俗文化与新兴文化的突破结合,除其绘画技艺以外,特别其“由故创新”的艺术思想,经其桃李、友人的传播,掀开了近代中国美术史大师辈出、成就卓然的重要时期。受其影响的如潘天寿、黄宾虹、钱瘦铁、唐云、王个簃等传统型画家,以及

林风眠、刘海粟、朱屺瞻、丁衍庸等中西结合型画家的继承与发展,对20世纪整个中国绘画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吴昌硕成一代宗师、开一代先河,离不开其扎根本土传统文化,深植时代的突破创新;离不开其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和对家国情怀的责任担当;离不开其立足大众草根,士以弘道的高远理想追求。这种立足传统文化自信的兼收并蓄、紧密时代与大众的推陈创新、家国担当的君子契约精神,不正是海派文化的精髓所在吗?不正是艺术创作中孜孜以求的精神所在吗?亦是我们此次展览的初心。


(作者系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shshuhuawang.com/news/show-394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上海天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103101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