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书画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清朝以前的济贫制度

   2023-05-09 新昌县民政志3110
导读

清朝以前的济贫制度济贫制度与古之荒政相匹配,源远流长。自西周以降,历朝政府都有赈穷的政策措施,并且推陈出新,鼎革完善。一、清朝以前济贫制度古代济贫制度始于西周。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载,西周时期,国家

清朝以前的济贫制度


     济贫制度与古之荒政相匹配,源远流长。自西周以降,历朝政府都有赈穷的政策措施,并且推陈出新,鼎革完善。


一、清朝以前济贫制度

     古代济贫制度始于西周。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已有“保息六养万民”之社会救济制度,“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赈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即关爱幼童,善待老人,救助困乏,周济贫苦,宽待残疾,均平徭役。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抚民赈贫,以收揽人心,争雄称霸。如《左传》记载,晋悼公元年(前572),晋悼公“命百官,养老幼,恤孤疾,年过七十,公亲见之,称曰王父”。平王元年前28),平王命将军然丹在宗丘“抚其民”,“分贫振穷,长孤幼,养老疾,收介特,救灾患,宥孤寡,赦罪戾,诘奸慝,举淹滞”。吴王阖闾上台后,“亲巡孤寡,而共其困乏”,“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越王勾践对多子女家庭给予救济补贴,即“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

     秦朝,救助鳏寡孤独入刑律。据《睡虎地秦墓竹简》释文记述,如“隐匿成童,及申报废疾不实,里典、伍老应赎耐;不对达到一定年龄的老人免征课税役),或已应免老而不加申报、敢弄虚作假的,罚二甲;里典、伍老不加告发,各罚一甲;同伍的人,每家罚一盾”。

汉朝,优恤鳏寡孤独、假民公田、假民田苑为常态赈济措施。据《西汉会要》记载,汉高祖二年(前205),故秦苑囿园地,令民得田之。汉文帝十三年(前167),赐天下孤寡布帛絮。地节三年(前67),诏曰:“鳏寡孤独贫困之民,朕所怜也。前下诏假公田,贷种食。其加赐鳏寡孤独高年帛。二千石严教吏谨视遇,毋令失职。”元康四年(前62)正月,遣大中大夫疆等十二人循行天下,存问鳏寡。三月加赐帛,鳏寡孤独各一匹东汉永平九年(66)四月,诏郡国以公田赐贫人,各有差。

     三国两晋南北朝,首创救济设施六疾馆、孤独园,收容救助鳏寡孤独、废疾贫困之人。据《南齐书》记载,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497),令将司州、洛阳贫病老者别坊居住,备药物,给衣食。南齐,“太子(齐文惠皇太子萧长懋)与竟陵王子良俱好释氏,立六疾馆以养民”。北魏永平三年(510)十月,宣武帝诏“太常立馆,使京畿内外疾病之徒,咸令居处,严敕医署分师救疗”。南朝梁普通二年(521)春,梁武帝诏令:“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者,郡县咸加收养,赡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又于京师置孤独园使孤幼有归,华发不匮。若终年令,厚加料理。尤穷之家,勿收祖赋。”

     隋朝、恩恤赈济依如前朝。据《隋书》载,大业元年(605)正月,隋炀帝发八使巡省俗,下诏曰:“今即布政惟始,宜存宽大。可分遣使人,巡省方俗,宣扬风化,荐拔淹滞,申达幽枉。孝悌力田,给以优复。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量以振济。义夫节妇,旌表门同。高年之老,加其版授,并依别条,赐以粟帛。笃疾之徒,给侍丁者,虽有侍养之名,曾无周赡之实,明加检校,使得存养。”

     唐朝、鳏寡孤独、贫穷老疾赈济人律令。《唐律户令》记载:“诸鳏寡孤独、贫穷老疾不能自存者,令近亲收养。若无近亲,付乡里安恤。如在路有疙患,不能自胜致者,当界官司收付村坊安养,仍加医疗,并勘问所由,具注贯属,患损之日,移送前所。唐德宗推行两税法后,“免鳏寡孤独疾病不济者。敢有加敛,以枉法论”。

悲田养病坊为官办济设施。唐开元二十三年(735)长安、洛阳两京设悲田院,官支经费,僧人主持,收容无家可归的孤穷老病乞丐。唐武宗时,僧尼敛财实行寺庙3济,因此武宗下诏灭佛,勒令天下憎尼还俗,并令长安、洛阳两京的悲田院,改为悲田养病坊、由国家拨给设收的寺院田产作为赈济经费来源,地方各州府悲田院则分拨田地7顷到10顷,以供开支,各地长官选派年高德劭的老人负责日常事务。

     宋朝,救济设施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制度完备。《宋史·食货志》记载。福田院大官办,收容鳏寡孤独的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衣食无着的饥民,由左藏库拨给钱米修养。“熙宁二年,京师大雪。诏老、幼、贫、疾、无依者,听于福田院额外给钱收养,看稍暖为止。”“熙宁三年,又置漏泽园。初,神宗诏开封府界僧寺旅寄棺枢,贫不能葬今畿县各度官不毛地三五顷,听人安厝,命僧主之。”熙宁十年(1077),颁“惠养乞法”,定每年十月人冬之后,天下各州府须“差官检视内外老病贫乏不能自存者”,登记在册,“每人日给米豆一升,小儿半之”。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行“居养法”,诏令各州立居养院,60岁以上“鳏寡孤独贫乏不能自存者,以官屋居之,月给米豆,疾病者仍给医药”。“元八月置安济坊养贫病者,仍令诸郡县并置。”居养院、安济坊经费均以户绝没官之财产充当。崇宁五年(1106)后,各地福田院改名为居养院。大观元年(1107),居养院收养老人年龄降为50岁以上,居养标准为每人每天发米1升、钱10文。每年十一月到正月天寒时,每天加发柴炭取暖钱5文。小儿诸项供给减半。90岁以上老人,每天增加酱菜钱20文,夏天发给布衣,冬天发给寒衣絮被。大观二年(1108)居养院对百岁以上的老人每天添给肉食钱和酱菜钱30文,冬季发棉绢衣被,夏天单绢衫裤。至宣和二年(1120)时,“若丐者,育之于居养院;其病也,疗之于安济坊;其死也,葬之于漏泽园,岁以为常”。嘉定十年(1217),朝廷利用没官田产置慈幼庄,收养遗弃婴儿。宝祐四年(1256)理宗诏令诸州广设慈幼局。此外,各地尚有广惠院、实济院、安养院、安乐坊、婴儿局、安乐庐、安乐寮、太平惠民局、施药局等社会救助机构。地方义仓置有养老室、恤嫠室、育婴室,凡鳏寡孤独均居其内。又有读书室,以收容力从师者之子弟;养疴室,以收容有病之人;严教室,以收容不肖子弟。

元朝,宽恩赈贷有制。据《元史·食货志》记载,元贞二年(1296),诏令凡遇宽恩,各处孤老,人给布帛各一。大德二年(1298),诏遇天寿节(金元时以天子的生日为天寿节),人给中统纱二贯,永为定例。大德六年(1302)定制:“孤老病故者,城郭周围空闲官地斟酌标拨为坟,官为给棺,令孤老头目主丧,仵作行人应付车埋瘞,合用棺板价钱,于赃罚钱内支给”。对流民,始行收容遣返制。《元史·世祖本纪》记载致和元年(1328)五月,“在流民废疾者,给粮遣还”。《元史·志·刑法·姓

户》记载:“诸民户流移,所在有司起造复业。" “诸年谷不熟,人民转徙,所在既经转济、复聚党持仗,剽劫财物,殴伤平民者,除孤老残疾不能自赡,任便居住,有司依前存养,其余有子弟者,验其家口,计程远近,支与行粮,次第押还原籍,沿路复为售者,从所在有司断遣。”

     社会救助设施有养济院、惠民药局、安乐堂等。惠民药局系沿宋制,蒙古中统二年(1261)始置,官给钞本,月营子钱,设“提点”“司令”等官管理,救助平民、病囚、病军,后在燕京十路诸城推广。《元史·食货志》记载,至元八年(1271),令各路设济众院。次年又令每处置养济院,有官房者,用官房,无官房者,官为起盖,专一收养鳏寡孤独废疾穷民,委本处正官一员主管。“至元十六年,诏湖南行省,于戍军还过每四五十里立安乐堂,疾者医之,饥者廪之,死者藁葬之,官给其需。”

明朝,府、州、县广置养济院、漏泽园、惠民药局、栖流所等救济设施。据《明正统宗》记载:“洪武元年五月,诏天下郡县置养济院。”八月颁《大明令》,“鳏寡孤独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月官给粮米三斗,岁给布一匹,务在存恤。监察御史,常加体察。”《明史·食货志》载:“初,太祖设养济院收无告者,月给粮。设漏泽园葬贫民。天下府、州、县立义冢。又行养老之政,民年八十以上赐爵。复下诏优恤遭难兵民。《康济录》载:“洪武三年,太祖命天下府、州、县普设惠民药局,拯疗贫病军民疾患每局设官医提领,于医家选内外科各一员,令府医学授正科一员掌之,县医学授副训科制药惠济,其药于各处出产并税课抽分药材给予,不足则官为买之。”洪武三十年(1397)颁《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依倚,不能自养,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建文元年(1399二月,诏告天下:“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岁给米三石,令亲戚收养。笃疾残废者,收养济院,例支衣粮。”嘉靖年(1521-1566),置栖流所,收留难民、流民,日给钱米,隆冬酌给棉被,病故者给棺以瘞。

     清朝,临时赈济承前朝。如顺治元年(1644),顺治帝登基即宣布:“丁银原有定额……老幼废疾,并与豁免。军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免其徭役;……鳏寡孤独残疾不能自养者,宜与给养”;“穷民不能自存者,在京许两县(大兴县和宛平县申文户部,告给养济。”《大清律例》规定,鳏寡孤独、贫无依倚者,由官府收养,给予衣食。违反律例者将追究刑事责任。

     清朝的救济设施有养济院、普济堂、粥场、栖流所、育婴堂、习艺所等形式。养济院系官办,顺治五年(1648),清廷各处设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及残疾无告之人月依时给发,收养对象以原籍为准。乾隆二年(1737),因四川流民增多,难遣回籍,改令地方官稽查,果系疲窿残疾无告穷民,准收养济院,散住在外的,按时到养济院令取救济钱物。救济标准:每孤贫一名,岁给银一两八钱六分,米二石八斗三升各有遇闰加银三分,加米二斗三升有奇。普济堂初为民间所设,康熙四十五年(1706)置子京师广宁门外,收养鳏寡孤独疲窿残疾之穷民。康熙帝闻知后,御制碑文一道,并题“营泽回春”匾额。雍正二年(1724),雍正帝又颁旨称“殊为可嘉”,令地方官“宜H劝鼓舞之”。乾隆元年(1736后,办官民合办或民办官助等普济堂。粥场是各地流行的救济措施。顺治九年(1652),京师东、西、南、北、中五城各设粥场一处自十月起至次年三月止,赈济饥民。顺治十八1661,地方照京师例设场煮粥赈济。栖流所,初设于顺治十年(1653)京师五城,后推至各省州县城。雍正十三年(1735),朝廷议定:“凡外来无依及病卧街衢者,该坊总甲报官收人该司,按名登记循环簿,每名日给小米一仓升,煤炭油菜制钱一十五文,隆冬无棉衣者给粗布棉袄一件,每所各募本城诚实民人一名,月给工食五钱,责令看管房屋照料在所流民。若流民患病报官拨医调治,有在所病故及沿途卧毙者,通令报官掩埋,官给棺木,每口价银八钱埋于义冢。”《清史稿·食货志》记载:“外来流丐,保正督率丐头稽查,少壮者递回原籍安插,其余归入栖流等所管束。”育婴堂,顺治二年(1645),大沧州民间自发举办,收养遗弃病废婴儿。雍正二年(1724),朝廷行文各省督抚,转饬有司,劝募好善之人,于通都大邑人烟稠集之处,照京师例推而行之,后日渐普及各地。习艺所,光结二十九年(1903),清廷在京师首办工艺局,收养乞丐、游民,以期“工有所劝,民有所养”。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廷颁布《京师习艺所试办章程》。次年,民政部咨令各地官办或劝绅商合办工艺局、习艺所、贫民工厂,收容8岁以上、16岁以下流民、贫民,教习谋生技艺,兼具赈恤贫民。

     此外,民间尚有善堂善会、义学、义仓、义冢、义渡等慈善救济机构。


摘自《新昌县民政志》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shshuhuawang.com/news/show-395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上海天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103101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