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书画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古书画中的二十四节气|惊蛰:春雷起蛰,桃花灼灼

   2022-03-07 澎湃新闻1340
导读

诗画二十四节气·惊蛰。撰稿旁白:陆斯嘉 编辑:陆林汉 音乐:王潇《惊蛰》(01:30)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2022年3月5日,惊蛰。古代绘画中,有一类题材名为“起蛰图”。北宋科学家、画家燕肃所绘《春雷起蛰图》是

 

 


诗画二十四节气·惊蛰。撰稿旁白:陆斯嘉 编辑:陆林汉 音乐:王潇《惊蛰》(01:30)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2022年3月5日,惊蛰。
古代绘画中,有一类题材名为“起蛰图”。北宋科学家、画家燕肃所绘《春雷起蛰图》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起蛰图”。此画直接影响了后世的书画家。一方清代印人张在辛刻的“布鼓雷门”,则体现了惊蛰最显著的特点——雷鸣。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的系列文章“古书画中的二十四节气”本期呈现的是诗书画印里的惊蛰。

惊蛰最早称为“启蛰”,《夏小正》记载:“正月启蛰”,后因汉景帝名“启”,为避讳改为“惊”。两个名称不同时期都曾用过。日本至今仍沿用“启蛰”。“惊蛰”二字,惊显动,蛰主静,堪称绝配。书家印人习惯久坐。久坐伤身,所谓“文静必然柔弱”,静极思动,时不时该活动一下筋骨。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懒得动很不好,浮躁了坐不住也不行,要动如脱兔、静如处子,“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陶渊明《拟古》其三有句:“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惊蛰来临,意味着“仲春”开始。中国的长幼排序,常使用“伯孟叔季”字眼,“孟仲季”则用来表示季节。据《吕氏春秋通诠》记载,春季三月,第一月为孟春,第二月为仲春,第三月为季春。东汉《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原碑,左上“仲春”二字。

东汉《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原碑,左上“仲春”二字。

2004年所发掘的东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载:“汉巴郡朐忍令广汉景云叔于,以永元十五年季夏仲旬己亥卒。君帝高阳之苗裔,封兹楚熊,氏以国别。高祖龙兴,娄敬画计,迁诸关东豪族英杰,都于咸阳,……熹平二年仲春上旬,朐忍令梓湩雍君讳陟字伯曼,为景君刊斯铭兮。”由铭文可知,此碑立于“熹平二年(173)仲春”。综观全碑,其中典型字例的横、撇、捺、钩等笔画收尾处锋芒毕露,接近魏晋隶书。一字之中的雁尾不避重复,似乎违背了“雁不双飞”的原则,细细观之,形态各有所异,一些收笔蓄势高挑,颇为夸张。结体方整严谨,与大多数东汉隶书字形的圆润舒展渊然有别。《景云碑》因发掘较迟,字口锋芒若新发于硎,神气独具,汉风扑面。南宋   赵明诚题《欧阳修〈集古录〉跋》

南宋   赵明诚题《欧阳修〈集古录〉跋》

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的书法,极其罕见。唯一传世的《题欧阳修<集古录>跋》记:“右欧阳文忠公《集古录》跋尾四。崇宁五年(1106)仲春重装。十五日德父题记,时在鸿胪直舍。后十年于归来堂再阅,实政和(甲)丙申(1116)六月晦。戊戌(1118)仲冬廿六夜再观。壬寅(1122)岁除日,于东莱郡宴堂重观旧题,不觉怅然,时年四十有三矣。”一件题跋,跨度超过十六年,反复展玩,可见赵明诚对于金石考据的痴迷。赵明诚致力于金石之学,自幼好之,终生不渝,曾有自述:“余自少小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词”。作为一代大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李志趣相投,成为艺术史中不可多得佳偶眷侣。清 乾隆《御制宝月楼记》

清 乾隆《御制宝月楼记》

乾隆因为特别喜欢赋诗写字,产量大,时时踌躇满志,很多“场合”少不了他。《御制宝月楼记》乃辛巳仲春(1761)时所作:“文有神会,落笔可以千言;兴有时来,待机不妨数岁。《宝月楼记》之作,迟速盖有如是。宝月楼者,介于瀛台南岸适中,北对迎薰亭,亭与台皆胜国遗址。……,永谓悚匪乐悚,不可药摛词壁间,因识意之所存。”此作曾收入《敬胜斋法帖》第三册。因为是拓片,有了再次加工的过程,整体气韵上更为统一美观。清 梁诗正《有鸟诗二十首》册页

清 梁诗正《有鸟诗二十首》册页

雍乾时期的大臣梁诗正曾书《有鸟诗二十首》,此页可见:“有鸟有鸟云中鹤,万年枝上欣所托。劲羽梳风意态孤,清声韵月闇深壑。……迢迢天路翔寥廓”。作者宝亲王明显是模仿唐代大诗人元稹《有鸟二十章》而作。梁诗正是雍正八年科考探花,后多年跟随乾隆,深受宠幸。作为乾隆拽纸助力写字之人,享受了超级“笔杆子”的待遇。乾隆爱好诗词书画,每当作诗时,梁诗正就负责抄录整理。那些皇家收集来的名贵字画,盖上鉴赏印之后,卷首处基本上都有梁诗正的题跋,卷尾处往往有梁诗正的小楷题诗。梁诗正书法为标准的馆阁体,得到了“清朝最美行书”称号,从笔画和字形来判断,无一瑕疵病笔,笔笔到位,也可以看出是学集王《圣教序》的底子,但个性隐匿,程式化明显,由此可见当时的审美差异,和专业书家之间,几乎就是鸿沟。再者,学什么虽然关键,最主要在于个人取舍。“乙卯仲春”在1735年,时梁诗正39岁,功力初具,结合前后期作品来看,基本上看不出风格变迁之意。清 沈庆兰《农耕图》

清 沈庆兰《农耕图》

惊蛰到来,意味着一年春耕生产的开始,尤其在古代中国,强调以农为本,“稼穑传承,耕读兴邦”。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沈庆兰《农耕图》乃是最好的写照,全册共计二十二开,细笔勾勒,清晰逼真,但缺少烟火味,没有特定的生活气息。这显然和宫廷画家的经历相关。最明显的一点,就连犁耙等农具,亦给人以精美细腻之感,画面中阡陌纵横,九曲蜿蜒,明显是从整个构图精美的需要出发,只能言其记事,称不上写实。但在画家笔下,得见中国人对于农业的重视,上至九五之尊,下及黎民百姓,感同身受。清 沈庆兰《农耕图》

清 沈庆兰《农耕图》

开篇所提及《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录农事的历书。韦应物有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如前所述,农民们常常把惊蛰视为春耕的起点。《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蛰”是藏的意思。古人所谓的“蛰虫”并不单单指昆虫——而是将一切动物都称为虫,比如老虎是“大虫”,蛇是“长虫”,就连人都被称为“倮虫”。清 杨沂孙篆书《夏小正》八条屏(部分)

清 杨沂孙篆书《夏小正》八条屏(部分)

杨沂孙所篆八条屏,内容涵盖《夏小正》全部十二个月,很多生僻字,可作范本。杨沂孙是常熟人,和翁同龢是老乡,并有一定的渊源。款字中“光绪辛巳”,时1881年,杨沂孙70岁,人书俱老之际。此八屏之作,一气呵成,需要超强的功力,可见杨出手不凡。笔画瘦硬清刚,结字借鉴金文,对后来的黄士陵和吴昌硕影响极大。清  黄士陵《夏小正》册页(部分)

清  黄士陵《夏小正》册页(部分)

黄士陵以册页书写了《夏小正》全部内容。黄以金文笔法写小篆,善用短笔,有一种冷峻肃穆之气。因有界格,更见整饬之意,整齐中见跌宕,字形总常有局部夸张,不合小篆体势,看似笨拙,实能化拙为巧。
在流传至今的古代绘画作品中,有一类非常小众的题材,名为“起蛰图”——这类画作通常描绘的是春花初绽、万物复苏的惊蛰景象,表现了古代画家对春季天气变化和物候变化的细致观察:“一声惊雷万蛰醒,忽去温巢动离情。红尘陌上风烟重,涅槃重生踏春行。”惊蛰前后地气回暖,但冷空气有时会相对活跃,即宋词中所说“杏花惊蛰寒”,由于冷暖空气时常交汇,因此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起蛰图”所描绘的就是正当此际的“写真式”山水画。
据《宣和画谱》记载,宋徽宗“御府所藏”的顾恺之九幅画作中,其中有一幅《春龙出蛰图》,可见“起蛰图”早在东晋时期就已出现。目前所能见到最早的“起蛰图”乃北宋科学家、画家燕肃所绘《春雷起蛰图》。北宋 燕肃《春雷起蛰图》

北宋 燕肃《春雷起蛰图》

燕肃存世画作不多,像《春雷起蛰图》这样颇具写实风格的作品更是少见。燕肃少孤贫,巧思过人,官至龙图阁直学士,人称“燕龙图”,与包拯外号一样。燕氏学识渊博,精通天文物理,有指南车、记里鼓、莲花漏等发明创造,著有《海潮论》,绘制《海潮图》阐述潮汐原理。宋代文人往往一专多能,像沈括也是如此,既是大文人,也是“工科高材生”。
燕肃《春雷起蛰图》整体构图分为近景江岸与溪口,中景大江和对岸,以及远景中的天空与云层三个部分,具有很强的层次感。近景大约占据画幅一半,汇入大江的溪水岸边有几株大树,在强风吹袭下,枝条在风中摇摆起伏,画面稍远处左边溪岸的树木枝条也同样随风飞舞,预示着风雨欲来。江岸溪口处停着几艘已经落了帆,只有桅杆立着的小船,船上与岸边的人或坐或立,似在仰头观望不远处大江对岸风云突变的天气景象。中景约占画幅的四分之一,所绘是强风吹袭下江中波涛滚滚的情景,对岸有山石树木,山坳间隐约可见几间茅舍。远景作为背景,只见天空中乌云密布翻滚。画作右上角乌云的底部,有一条白线穿过薄云,弯曲着斜向下延伸而出,若隐若现。
燕肃的《春雷起蛰图》直接影响了后世的书画家,明清两代皆有系列作品。
明代画家尤求《风云起蛰图》创作于万历元年(1573)。画面右上角题“风云起蛰”,全图构思巧妙,上下呼应,颇见生气。画面中山色晦冥,风云变幻,苍穹上有飞龙现于云中,龙首昂然,龙身隐见,龙爪伸张,姿态劲健,给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之神秘感。山下桥上有老人、童子五人,见神龙现身,仰望云端。水榭内有三人,临窗眺望山间的云气变幻,似未发现神龙,各呈其态。明 尤求《风云起蛰图》

明 尤求《风云起蛰图》

清代扬州人袁江是宫廷画家。《春雷起蛰图》创作于雍正年间,描绘了春雷滚滚,风雨欲来的景致,是画家颇具代表性的作品。画面近景中的楼台,四面轩窗敞开,楼阁中有数人正凭栏观看远方的风云变幻。中景的江面上,一叶扁舟正在风中飘摇,渔家正在努力摇橹。这一切,预示着一场风雨将突然来临。远景塔院缥缈,天空中墨色浓淡的变化,似夹杂雷声的乌云从远处滚滚而来。淡粉色的桃花与青绿色的绿柳点明了节气时令,柳枝随风飘舞,江中水面泛起涟漪波纹,表现出画家的观察和描绘细致入微。清 袁江《春雷起蛰图》

清 袁江《春雷起蛰图》

同为扬州人的王素是一位艺术才能全面,既有传统功力又能吸收多个领域创作经验的人物画家。幼年师从鲍芥田,又多临华岩,擅画人物、花鸟、走兽、虫鱼等。篆刻效法汉印,为画名所掩。自悔书拙,每晨必临数百字,至老无间。王素《起蛰图》已明显不同于前人所作,不再是天象写真,而是关注人世间的温情,充分体现了其人物画的创作水准。清 王素《春雷起蛰图》

清 王素《春雷起蛰图》

此扇面造型准确,神态逼真,用色清新,可窥宋元之趣,简淡素雅,蕴情含蓄,具有文秀之气,线条根根写出,顿挫自然,有节奏感,能以小取胜,咫尺间注重疏秀清灵的笔墨情趣和浅淡明快的色彩效果,意境深远。有资料记载王素《起蛰图》流传至东瀛,此件乃粤博所藏。由此来看,王氏所创作的,肯定不止一件,颇喜此类题材。
维扬一带,于书画而言,乃人杰地灵之所。常熟人杨念伯字柳谷,后以字行,尤擅摹古。善于画柳,设色参以西法,山水清超绝俗,倍觉生动。所绘扇面见证了清代人物画风的转变。整个清代,日渐由明末清初崇尚的 “冷逸高格”向清末民初流行的“雅俗共赏”转变,体现出人文精神不断变迁的时代要求,不断吸收各种时代文化因素,持续保持着绘画风格的创新成为鲜明特点,最主要的一点,文人画孤高自赏的趣味逐渐注重与大众的审美需求相结合,关注世俗生活,在俗世中追求雅趣。尽管如此,始终注重以意写神,用画面意境展现“像主”的形象,并在独特的情境中勾描出符合人物特征与身份的意境。清   杨柳谷《春雷起蛰图 》

清   杨柳谷《春雷起蛰图 》

竖幅画面近处有一座小桥,一个背着斗笠的渔人正在缓缓走过。远处一舟在江中,有渔翁仍在垂钓。柳树掩映处,有大人和孩童八九个,正在唠嗑家常,神态各异。其中一童子,正朝着不远处的牧童招手致意,整体上是一派田园牧歌景象,“正是江南好风景”。落款中虽有“草堂忽发春雷震,惊起潜龙便入云”的句子,但整个画面静谧,所绘柳长条细叶,婀娜多姿,柳丝由上而下,密密层层,前后左右,各呈其态,雅腴灵秀、缜丽清逸,无论是绿,无论是青,无论是墨,无论是灰,在视觉上是极具感染力。每当看到氲氤的青与绿,慢慢漾开去,直到成片的绚烂,成片的柔软,就知道那是江南的山,江南的水,江南的树,那迷人的青绿,立马便想到“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的诗句。近代 于右任书对联 “夏雨生众绿,春雷起蛰萌”

近代 于右任书对联 “夏雨生众绿,春雷起蛰萌”

于右任所书“夏雨生众绿,春雷起蛰萌”对联中,一个“萌”,乃是“联眼”,感觉一切活络起来了。此联为成熟期典型风貌,碑帖相融,神采飞扬。用笔刚劲利落,笔画如铜浇铁铸,尤其是收笔处理斩钉截铁,结字跌宕奔放,疏密对比强烈,不在意模拟刀斫斧削的痕迹,侧重笔意和天趣。清 张在辛刻 布鼓雷门

清 张在辛刻 布鼓雷门

惊蛰节气最显著的特点是,春雷响起。古代浙江会稽的城门名之曰“雷门”。清代印人张在辛刻“布鼓雷门”,意思是在雷门前击布鼓,比喻在高手面前卖弄本领,《汉书·王尊传》记:“毋持布鼓过雷门”。此印取法汉印而见生拙之趣,字形大小一任自然,尤其是“布”字笔画少却占了大块空间,与“门”字处留红相呼应,唯一遗憾之处在于“雷”字处理稍显局促。全印用刀迅疾,鼓荡着一股强烈的气势,大有雷霆变化之势。当代 邓散木刻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名句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shshuhuawang.com/news/show-78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上海天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103101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