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苏渊雷先生诞辰的114周年和明暘法师诞辰1O6周年,也是上海渊雷文化艺术基金会成立和《丹青妙笔颂渊雷》书画展暨作品集首发式二周年的庆典日。
提起“上海渊雷文化艺术基金会”筹建和成立,应归功于著名书画家、华师大教授苏春生先生及其外甥张强和夫人周洁女史,伉俪璧合、精心打造才促成了基金会的今天,真正是功不可没、可载史册矣!
张强,字静观,1976年出生,公益文化策展人,斋号"投针轩",法悟居士,国学大师苏渊雷先生嫡外孙,自幼跟随外祖父生活,幼承庭训、家学渊源,有着深厚传统的文化与艺术鉴赏积累,文思敏捷、才情甚佳。199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经济师。曾长期任职于国有企业管理岗位,从事媒体营销和互联网通信工作,年愈不惑,毅然退舍,传承家学,皈依净土。曾获复旦大学“新生杯”诗歌大赛第一名,浦东新区“最美书香人”称号,先后发表《疫情时代下的艺术品投资》、《从颜真卿大展说起》、《刘寅生先生与外公二、三事》、《陈佩秋先生的“渊雷”缘》等多篇学术散文,2020年主编出版《碧波红叶最相思——苏渊雷傅韻碧伉俪珍藏纪念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O19年,张强发起设立以苏渊雷先生命名的文化公益机构——上海渊雷文化艺术基金会,现仼“渊雷基金会”理事长,兼任上海楹联学会理事,海上书画名家后裔会副秘书长等。
特别是值得一提的是,在2O19年11月22日,由上海渊雷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朵云艺术馆承办的《“渊雷基金会”海派名家慈善书画展》在上海朵云轩隆重举办!2O19年,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O周年,也是苏渊雷先生诞辰111周年。在这难以忘怀的日子里,能以苏渊雷名字命名的“上海渊雷文化艺术基金会”的成立更是富有特别非凡和纪念的意义!它是经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批准的公益机构,终于于11月1日正式成立了!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诞生,111周年11月1日更是意义非凡无限!冥冥之中预示着这海派文化的“渊默雷声”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未来必将“天开图画,春滿乾坤”!
“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而奋斗只是它的手段。”这是渊雷先生在国民党监狱服刑期间里写下的人生格言。“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播海派文化艺术”,这些奋斗手段的目的,正是为了创造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使虱于天地的微躯,得鸟瞰于八方之乐,而兴俯仰无穷之志,打叠起人生向上的勇气,激荡着灵魂的远征。”这是办书画展的初衷,也正是体现文化艺术的真正价值所在和基金会真正的目标!
此次《“渊雷基金会”海派名家慈善书画展》得到了各界书画名家及佛教界众多爱好者共计13O余位的大力捐赠和支持!特别是一些著名书画家:陈佩秋、林曦明、汪观清、丁申阳、陈家泠、韩伍、郑重、应诗流、王宏喜、陆亨、苏春生、周瑞金、韩天衡、张森、孙信德、陶为浤、吴山明、杨正新、唐逸览、郑孝同、潘宝珠、萧守棉、程多多、吴超、吴越、沃兴华、王漪、车鹏飞、乐震文、汪家芳、世炫法师、夏大柯道长、乔苏苏、王守中、张弛等计13O余位。笔者也荣幸位列其中,一幅拙作,《苏渊雷赠明晹法师诗》:“園明寂静自合融,法苑禅林触处道,狮座重开坚慧命,龙华盛会暢玄风,桃花生解知能聖,江水朝宗定向东,长息阿狮天眼具,举舟微笑乐无穷!”很好地描绘了苏渊雷先生与明晹法师的深厚友谊!(明晹法师(1916——2OO2)俗名:陈心涛,福建福州人,9岁出家,从圆瑛法师修心习佛,少即聪慧,精研佛理,道行高深。善书法,取法晋唐诸家,兼习北魏碑体及颜、柳为主。楷书、行书、草书功力极深。运笔圆劲飘逸,神完气足。并善窠擘大字,曾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上海龙华寺方丈主持兼宁波市天童寺主持方丈和全国政协常委。)
《“渊雷基金会”海派名家慈善书画展》在拥有12O年历史的南京东路朵云轩拉开惟幕,开启了“渊雷基金会”的第一炮,同时也是为打造海派文化经典和再创海派艺术辉煌的宏伟计划奠定下了第一基础!我们深信,“渊雷基金会”未来会将更多联合像朵云轩这样具有文化底蕴和艺术资源的品牌,更好地搭建公益平台来助力文化项目、推进慈善事业!我们坚信,只要持之以恒、聚沙成塔,“渊雷基金会”必将对海派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自上海渊雷文化艺术基金会成立迄今,秉持“学术涵养艺术,文化滋润人心”的公益理念,先后举办了“渊雷基金会”书翰丹青系列展,“传承雅文化,温暖这座城”公益伙伴日活动,“落音诗酒间”古诗文吟诵艺术沙龙,“碧波红叶最相思——苏渊雷傅韻碧伉俪珍藏展”,【钵水斋】茶叙,以及“红色诗心,尺牍流芳——钵水斋书翰文献展”和“井冈山&太行山颂——上海山水画名家邀请展”等系列公益活动,得到了各方面专家、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好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海派文化艺术,是以广泛博采和追求卓越而昭新於世。“海上二苏”乃艺林学界尊大儒的苏渊雷与丹青翰墨追前贤的苏春生是也!这是教授两代父子几十年筚路蓝缕,辛勤耕耘的结果!成就斐然,乃至成为海上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构成了海上这座文化古城的人文文化典范。
苏渊雷(19O8一1995),字仲翔,号钵翁,遁园。在海派学者及书画家的群体中,例如苏渊雷这样有着资深的革命经历及艰险的狱中斗争的人是屈指可数的!可谓铁窗炼狱。1926年,苏老就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闭,7月,他代表了浙江学联出席了广州全国学生总会第几届代表大会,从而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张太雷先生,并聆听了著名的周恩来在大会上的发言,并领导广大学生参加了各项政治活动,受到了表彰,从而在年底,就被正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4月15日,因被黑色恐怖和敌人迫害,致使他被逮捕从温州押往杭州,同时被"特种军事法庭判处19年徒刑,被关入狱中,在狱中,他与难友薛暮桥、骆耕漠、徐雪寒等人秘密研讨了《通俗资本论》、《经济学大纲》等马克思经典著作,并攻读古文、经学等典籍。还自学了英文及通读《狄慈根哲学论集》等英文原著。1933年6月23日,在关押7年后,他终于在当时杭温同乡会会长、太湖水利局局长林同庄的疏通帮助下才得以被保释出了狱!在狱中,表现凛危不屈!出狱后,他便赴上海世界书局编译所任编辑,并积极参加了由著名学者薛暮桥、骆耕漠主持的《中国农村》刋物活动,发表了《文化综合论》、《宇宙疑谜发展史》、《孔学三种》等专著。1936年的早春二月,他又从上海赴南京担任正中书局编辑,卢沟桥事变后,他接任编审沈钧儒社长的《抗战周报》撰写檄文,以唤起民众,后在四川陪都重庆“中央政治学校”,与贺麟、冯友兰一起担任哲学教授,兼任中国地政研究所秘书及研究员,并出版了《民生哲学引义》、《名理新论》、《民族文化论纲》等三本学术专著。后应民族实业家卢作孚之请,创办了【钵水斋】。1943年1月15日,【钵水斋】正式开张了!那时,他已成为学有所长、才华横溢的历史学家、易学家、诗人。这就是革命者诗人苏渊雷!他的战斗的一生,哲人和诗人的一生将永远激励着今天的后辈们,他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广大群众的光辉楷模!至于其佛学的渊博及诗词的贡献则亦是不可估量,就不一一赘述了!
苏春生,1939年出生,名畅,号雪堂。作为名门之后,大儒之子的苏春生则是家学渊源,他家当年的【钵水斋】乃是闻名于海上的文化艺术沙龙。冒鹤亭、吴湖帆、江寒汀、白蕉、唐云、钱瘦铁等人时常雅集于此,品茗饮酒、行吟作诗、唱词诵曲、挥毫拨墨,仿佛古代王羲之所书的《兰亭序》中那样的情景当年重现,令人好不羡慕仰望!
大师们所营造的文化气场,培养着苏春生。他从小耳濡目染、如沐春风、似饮甘霖,从此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功底和修养。正因这独特天资的艺术资源和人文家底,从而塑造了他作为文人画家的性格及意识形态,更使他能神清气爽、心静笔逸的耕耘着自已的丹青天地,并忠诚不二地守望着自己的笔墨家园。其为人儒雅谦和、真诚友善,对艺术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而今在这心浮气躁、名诱利惑的似水流年社会,能像苏春生先生这样淡泊宁静、与世无争且认认真真绘画和实实在在读书,再反反复复探索艺术和保持着文人画家的原生态的人,确是实在又难能可贵,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高贵,十分令人值得尊敬!
古人云:“烟云供养”,乃是山水画家的最高境界!它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也是人与自然的心有灵犀!不妨您去欣赏苏春生先生的山水画,笔墨细腻精湛,设色典雅秀丽,构图严谨生动,那一股清朗俊丽、气韵悠然的古逸之风迎面扑来!它处处弥散出朴茂的文人气息和浓浓的书卷气!这其中既有宋元山水的叠色雅致,又有明清山水的畅达清涧,似人间仙境令人无限的向往!在当今的山水画家中可独树一帜!真正是丹青神韵显特色,人书俱老苏春生!两代书画家的心声、墨声、诗声将永远在书画史册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今天,以这种人文墨翰形式来纪念苏渊雷教授、明晹法师以及陈佩秋先生等诸位前辈,这无疑是一种最独特的文化理念、历史意识、审美取向和艺术追求,这不外是一种观澜李源、振叶寻根的守望,也是一种不忘初心、赓读经典、文化自信的践行,更是一种悟道弘法、诗心文胆的彰显!
衷心祈望三位前辈乘愿再来人间,为基金会摇旗呐喊!也祝愿书画家们更上一层楼,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更添光彩而奋斗终生!
壬寅年初冬十二月
海上妙良居士撰文
中国书画导报社特约记者周贤良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