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海右经年,复观洪义兄大作,令人耳目一新。由洪义兄画中笔墨,则可见其为人、为艺之端倪。
《近山生云烟》138×68cm
笔墨初由工具材料之谓,经历代画者经年积淀,已超越技法层面而入审美范畴,内涵日趋丰富。尤以文人参与绘事,笔墨要旨愈发凸显,使其成为品评画家艺术之标尺。观洪义兄画作笔法健朗、墨气淋漓,颇得文人笔墨之逸趣。
《白云深更深》138×68cm
洪义兄桑梓之地,文脉颇盛,彦和雕龙、右军兰亭滋润懵懂少年之文心。数载军旅生涯,使君身登龙门。晋元斋中,亲聆启后妙语,遂书艺大进,迄今仍有“魏老”书风笔意。后转业地方,得机缘北上京师研修于王镛先生工作室,南下杭州入中国美院深造山水。洪义兄游走于南北之际,践行万里路箴言,渐次开拓心胸;入学院读书,悟得书画同源真谛,不论山水、花鸟、人物亦或书法篆刻,笔墨自有一番独具面貌,次第能、妙、神、逸之格。
《气清山河静》138×68cm
自黄修复“逸、神、妙、能”四品出,逸品又获崇奉。此品非孜孜以求而成,须于规矩方圆及精研彩绘外,融汇自然得之。洪义兄深谙此理,以其执著,痴于艺事,更以天命之年入“大石头”之室,共参逸兴雅致,画入逸品,信有由也。前贤云:“似兰斯馨,如松之盛。”虽言资父事君之德行,亦可喻之绘事。冀洪义兄大作似兰如松,传之久远。(文/路洪明,著名书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画报社社长兼执行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