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三亚,暖意绵绵。 海河浩荡,山川秀美。步入12月,全国各地都已降温,秋衣秋裤都往身上穿,不少地区已经连下几场雪。在我国最南端的滨海城市——三亚,一如既往的是碧海蓝天,无垠大海。这就是冬天的三亚,拥有浪漫而独特的气质。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门类之一,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花鸟画是以花卉、禽鸟、蔬果、虫鱼、走兽为题材内容的民族传统绘画,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技法,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思想和人文精神。
花鸟画从唐代正式独立成科、自成体系以来,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与山水、人物画并驾齐驱地向前发展,成为我国和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为中国广大人民和世界朋友所喜爱。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花鸟画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皈依的传统所谓写生就是“移生动质”,就是“变态不穷”地传达自然花鸟草虫的生命力和各不相同的特性。所谓寓兴,就是以类似中国诗歌“借物抒情”和“托物言志”的方式,通过花鸟草木的描绘来寄寓画家的独特感受和思想情感。
所谓写意,就是强调以意为主导作用,追求淋漓尽致地抒写作者情意,不因对客观物象的描绘束缚思想情感的表达。
马淑霞,女,回族,字子霞,号二妙軒主人。1962年11月生于甘肃省平凉市,天水市民政局退休干部。甘肃省穆斯林书画协会会员,天水市美协会员。从小喜爱画画,但因工作生活所迫,一直未能拿起画笔,近几年才开始临摩名家作品,寻求画家指导,实地观察写生,逐渐以家禽和葡萄为主形成小小画作。
可以说中国花鸟画体现了中国人与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之间的审美关系,具有很强的抒情性。花鸟画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即在尊重客观自然物象的前提下对客观自然物象进行概括与提炼,追求“不似之似”和“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表现在构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