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崔国安:博大深邃的花鸟神韵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2-06-01 16:59 回复:0 关注量:150

来自北京的艺术家崔国安先生,以画笔为长蒿,从传统花鸟画的雅韵诗情里缓缓撑来一叶扁舟,带领我们步入他以水破墨、以色渍墨的写意世界。



中国文艺中最为特别、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面,便是对自然的高度领悟,对舍形求神的不倦追求。“神韵”几乎成为生灵之美的艺术指代。正是在崔国安的写意花鸟画实践中,我们能看到那种深邃而博大的自然气韵。



“淀上长歌赋”系列长卷不仅展示出崔国安“以水破墨、以色渍墨、以色带水”的用水用墨技巧,更立体呈现写意花鸟画在大篇幅主题创作中的深刻表现力。全面、扎实的观察写生,流畅丰富的笔墨形态,让这系列作品十足耐看、耐品。



灿灿然若明珠,彩墨层叠;泠泠然若琴音,韵味悠长。本期访谈除了挖掘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更对画家的创作观点作一深入交流。



图 | 崔国安作画中



对 话



DIALOGUE



Q = 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A = 崔国安



Q1:请您简要地介绍主要的艺术经历?



A:我们爱书画者,必有一份痴迷。我应当是从中学开始,就喜欢画画,还记得石油工人王进喜是我们初中经常创作的题材。到了70年代,我开始拜访保定市的名家为师。早年,我师从李苦禅、齐良迟先生。并先后从齐白石艺术学院和北京中国花鸟画研究生班毕业,受教于中央美院教授赵宁安、张世简先生。



《秋韵秋声》



42×68 厘米



Q2:您的花鸟画笔酣墨饱,写形与写神兼具,用笔有书法的韵味,能否谈一谈您的审美倾向?



A:我对中国画的观点是,既讲求品格,但又追求“无格无态”,润而不露。具体到花鸟画,我追求表现自然与心象共鸣的博大意境。一花一鸟,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与整个自然环境相联系,我画《六十益鸟图》之前,搜集、分辨不同的禽鸟的突出特征,深入地了解它们的栖居地,以更好地表现其姿态、习性。通过实践加深对生活的体验与认知,有意识地发现与掌握规律。



在刚开始学习中国画的时候,“描”可以训练造型基础、笔法技巧,等熟悉以后,一笔都不能描,否则太死板了。艺术是笔墨挥洒与画家精神的结合体现,须得一气呵成。我在一篇文章里曾表达这样的观点:“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以意象感觉为依据,以表现精神情绪和诗意的韵致为目标。”我们画中国写意画,不能只描绘,这样显得凝滞、板结,完全体现不出写意画应有的用笔力度、技巧与美感。



《双赢图》



136×68 厘米



指画



Q3:是的,我能在您的作品里看见丰富的笔墨形态,画中的自然环境不是简单的背景,而是与您的笔墨技巧、表现物象互相映衬。



A:大画家的作品,总要追求“深邃”。水墨里要有千军万马,趣味处就在于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如果平平淡淡地描一枝花、几片叶,那感觉就差了一段。我更爱尺幅宏大的作品,能够表现层次感与深邃感。就算画小品,也要注意这是“特写”,不是摄影,小品对趣味的要求更高。



我在表现心象与塑造意象的时候,力求跳出陈陈相因的固有圈子,摆脱同质化,实现独创性的创作。好比书法,写到最后追求一个“拙”。画画,则要捕捉最感人、本质的美,达到天然的趣味,用北京话说就是“逗”。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