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书画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白石行迹(3)

   2023-06-13 湘潭近代若干文化名人乡土行迹实纪97600
导读

白石行迹(3)同学到蒙馆一宣传,别的同学也都来请我画了,我就常常撕了写字本裁开了,半张纸半张纸的画,最先画的是星斗塘常见到的一位钓鱼老头,画了多少遍,把他面貌身形,都画得很像。接着又画了花卉、草木、飞

     白石行迹(3)


     同学到蒙馆一宣传,别的同学也都来请我画了,我就常常撕了写字本裁开了,半张纸半张纸的画,最先画的是星斗塘常见到的一位钓鱼老头,画了多少遍,把他面貌身形,都画得很像。接着又画了花卉、草木、飞禽、走兽、虫鱼等等,凡是眼睛里看见过的东西,都把它们画了出来。尤其是牛、马、猪、羊、鸡、鸭、鱼、虾、螃蟹、青蛙、麻雀、喜鹊、蝴蝶、蜻蜓这一类眼前常见的东西,我最爱画,画得也就最多。雷公像那一类从来没人见过真的,我觉得有点靠不住。那年,我母亲生了我三弟,取名纯藻,号叫晓林;我家房门上,又挂了雷公神像,我就不再去画了。我专给同学们画眼前的东西,越画越多,写字本的描红纸,却越撕越少。往往刚换上新的一本,不到几天,又撕完了。

     同治十年(辛未·一八七一),我九岁。十一年(壬申·一八七二)我十岁。十二年(癸酉·一八七三)我十一岁。这三年,我在家,帮着挑水、种菜、扫地、打杂,闲着就带我两个兄弟。最主要的是上山砍柴,砍了柴,自己家里有得烧了,还可以卖了钱,补助家用。我那時,不是一个光会吃饭不会做事的闲汉了,但最喜欢做的,却是砍柴。邻居的孩子们,和我岁数差不多的,一起去上山的有的是,我们就成了很好的朋友。上了山、砍满了一担柴,我们在休息时候,常常集合三个人,做“打柴叉”的玩儿。打柴又是用砍得的柴,每人取出一捆,一头着地,一头靠在一起,这就算是“叉”了。用柴爬远远的轮流掷过去,谁能掷倒了叉,就嬴得別人的一捆柴,掷不倒的算是输,也就输掉自己的一捆。三人都掷倒了,或者都没曾掷倒,那是没有输嬴。两人掷倒,就平分输的那一捆,每人嬴到半捆。最好当然是独自一人赢了,可以得两捆柴。因为三捆并在一起,柴爬又不是很重的,掷倒那个柴叉,并不太容易。一捆柴的输嬴,总要玩上好大半天。这是穷孩子们不用化钱的娱乐,我小时候也挺高兴玩的。

后来我作客在外,有一年回到家乡,路过山上,看见一群砍柴的孩子,里头有几个相识的邻居,他们的上辈,早年和我一起砍过柴,玩过打柴叉的,我禁不住感伤起来,做了三首诗,末一首道:“来时歧路遍天涯,独到星塘认是家。我亦君年无累及,群儿欢跳打柴叉。”这诗我收在《白石诗草》卷一里头,诗后我又注道:“余生长于星塘老屋,儿时架柴为叉,相离数伍,以柴爬掷击之,叉倒者为嬴,可得薪。”大概小时候做的事情,到老总是会回忆的。

     我在家里帮着做事,又要上山砍柴,一天到晚,也够忙的,偶或有了闲工夫,我总忘不了读书,把外祖父教过我的几本书,从头至尾,重复的温习。描红纸写完了,祖父给买了几本黄表纸钉成的写字本子,又买了一本木版印的大楷字帖,教我临摹,我每天总要写上一页半页。只是画画,仍是背着人的,写字本上的纸,不敢去撕了,找到了一本祖父记帐的旧帐簿,把帐簿拆开,页数倒是挺多,足够画一气的。就这样,一晃,两年多过去了。我十一岁那年,家里因为粮食不够吃,租了人家十几亩田,种上了,人力不够,祖父出的主意,养了一头牛。祖父叫我每天上山,一边牧牛,一边砍柴,顺便检点粪,还要带着我二弟纯松一块儿去,由我照看,免得他在家碍手碍脚耽误母亲做事。祖母担忧我身体不太好,听了算命瞎子的话,说:“水星照命,孩子多灾,防防水星,就能逢凶化吉。”买了一个小铜铃,用红头绳系在我脖子上,对我说:“阿芝!带着二弟上山去,好好儿的牧牛砍柴,到晚响,我在门口等着,听到铃声由远而近,知道你们回来了,煮好了饭,跟你们一块儿吃。我母亲又取来一块小铜牌,牌上刻着“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和铜铃系在一起,说:“有了这块牌,山上的豺狼虎豹,妖魔鬼怪,都不敢近身的。”可惜这个铜铃和这块铜牌,在民国初年,家乡兵乱时丢失了。后来我特地另做了一份小型的,系在裤带上,我还刻过一方印章,自称“佩铃人”。又题过一首画牛的诗道:星塘一带杏花风,黄犊出栏西复东。身上铃声慈母意,如今亦作听铃翁。这都是纪念我祖母和母亲当初待我的一番苦心的。

     一日,祖母使予与二弟纯松各佩一铃,言曰:“汝兄弟日夕未归,吾则倚门而望,闻鈴声渐近,知汝归矣,吾始安心为晚炊也。”予闻此数语,当即流泪。是时,予年虽小,觉读书有味,牛放于枫林亭外,仍就外祖父点《论语》下卷,坐草间读之,如手欲拾薪,将书挂牛角,归则写字。一日,祖母正色曰:“汝只管读书写字,生来时走错了人家。谚云'三日风,四日雨,那(哪)见文章锅里煮?’明朝无柴米,吾儿奈何!算命先生谓汝终当别祖离乡,汝果欲读书做官,远离故乡耶?”(齐璜生平略自述)


     我每回上山,总是带着书,牛和照顾我二弟以外,砍柴捡粪,是应做的事,温习旧读的几本书,也成了日常的功课。有一天,尽顾着读书,忘了砍柴,到天黑回家,柴没砍满一担,粪也捡得很少,吃完饭,我又取笔写字。祖母别不住了,对我说:“阿芝!你父亲是我的独生子,没有哥哥弟弟,你母亲生了你,我有了长孙了,真把你看作夜明珠,无价宝似的。以为我们家,从此田里地里,添了个好掌作,你父亲有了个好帮手哪!你小时候多病,我和你母亲,急成个什么样子!求神拜佛,烧香磕头哪一种辛苦没有受过!现在你能砍柴了,家里等着烧用,你却天天只管写字,俗语说得好:三日风,四日雨,哪见文章锅里煮?明天要是没有了米吃,阿芝,你看怎么办呢?难道说,你捧了一本书,或是拿着一枝笔,就能饱了肚子吗?唉!可惜你生下来的时候,走错了人家!”

     我听了祖母的话,知道她老人家是为了家里贫穷,盼望我多费些力气,多帮助些家用,怕我尽顾着读书写字,把家务耽误了。从此,我上山虽仍带了书去,总把书挂在牛犄角上,等捡足了粪,和满满的砍足了一担柴之后,再取下书来读。我在蒙馆的时侯,《论语》没有读完,有不认识的字和不明白的地方,常常趁放牛之便,绕道到外祖父那边,去请问他。这样,居然把一部《论语》对付着读完了。

     年十又二,先父令其从事于大匠,作乡里之木器,粗细皆工

朝为工,夜习画。(齐璜生平略自述)


(未完)


摘自《湘潭近代若干文化名人乡土行迹实纪》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shshuhuawang.com/news/show-413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上海天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1031014号-2